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 文明校园

【弘扬教育家精神】我校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展播(四)——王秀静

发布日期:2024-12-04    浏览次数:

王秀静,女,1976年生,副教授,从教24年。主要从事建筑装饰教学研究。多次参加教学能力大赛、指导学生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主编、参编多部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主持省级精品在线课程、省级思政微课示范课程、省级教科研项目、校级教学团队和专业教学资源库。先后获得山西省“青年岗位能手”、校级“优秀教师”“师德师风先进个人”“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称号。

政治坚定 牢记使命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王秀静深知,政治素养是教育工作的灵魂,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觉悟,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平时的育人工作中,她积极主动参加政治理论学习,不断为自己的政治理论知识“充电”。她始终牢记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涵养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踏实严谨,精进不休,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

教书育人 关爱学生

王秀静坚守教育初心,坚定教育理想信念,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专业学识和对学生的仁爱之心,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在教学过程中,她坚持用高校教师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以学生为中心,精心上好每一节课。她善于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涵养自己,用深入浅出的授课方式带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启发思维;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敢于创新,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授课,将专业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为了拓宽学生实习求职就业渠道,王秀静数次带领上百名学生走出校园,深入企业调研,并联系多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增加学生们的实习、就业的机会。

教研相长 锐意进取

王秀静扎根教育一线,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作为建筑装饰工程专业负责人,成立名师工作室,与教学团队成员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掌握并运用现代教学技能,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她把学生德育工作贯穿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思政教学思路,把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堂,以微课作为思政教学模式改革的抓手,主持建成省级思政微课示范课程1门。借助信息技术,通过在线平台推动数字资源共享,主持完成省级在线精品课程《综合模拟实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公装设计实务》和职教金课《公共建筑装饰设计》。她带领团队成员解构与重构建筑装饰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成专业教学资源库,有效整合和管理教学资源。主编、参编“十二五”“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3部,《建筑装饰设计》正在参加国家优质教材评审。

在教科研课题方面,她主持并完成山西省教改项目4项、科研项目1项,校级课题2项,参与山西省规划课题多项;发表教研论文数篇,通过科研促进、反哺教学的提升。

赛教融合 育人为本

发展职业教育重任在肩,打造技能强国正当其时。王秀静坚持“赛教融合、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竞赛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她积极参加教学能力大赛,连续两年获得山西省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学校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2项,教学能力大赛对于老师职业能力提升、学生全面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装饰应用赛项,连续两年获得团体赛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山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装饰应用赛项,连续三年获得团体赛一等奖、花艺赛项获得个人三等奖。她认为,竞赛并非为赛而赛,而是要为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提供思路,为学生、教师和课程教学服务。

三尺讲台,播种希望;立足职教,乐此不疲。二十四年如一日,王秀静在平凡的教育工作中演绎着不平凡的精彩,在教学生涯中不断拓展人生的宽度和深度。“职业教育是一项繁重却又无比幸福的工作。”王秀静表示,在职业教育的道路上,她将一步一个脚印,继续砥砺前行。

(供稿:教师工作部  初审:李秉茂  复审:周俊瑛  终审:郭文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