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闫俊伢,女,1976年生,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高级软件工程师,现任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主持工作),从教23年。主要从事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理论与应用研究。担任山西省计算机学会理事,山西省职业教育电子与信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高职移动互联应用技术教学标准修(制)订研制组成员,山西省政务信息化专家、太原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专业委员会专家、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山西工作委员会委员,山西路桥智慧交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专家顾问,人工智能应用创新中心负责人。
锤炼思想 德高为范
闫俊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深入领会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履行教师职责,注重运用学到的政治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始终以良好的师德熏陶人,以先进的理念影响人,以崭新的知识培育人,主持山西省职业教育铸魂育人计划特色文化育人品牌项目1项。担任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支部获评省级、校级“样板支部”,获批第四批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钻研业务 学高为师
闫俊伢始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努力做学生的专业好教师、人生好导师。在课堂上,她利用通俗易懂、充满激情、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们爱上专业、学好专业。主动了解毕业生的发展情况及企业需求,倾听毕业生对专业建设和学院发展的建议,经常帮助学生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连续多年获学校“优秀教师”称号;获学校“十佳教师”“教书育人”楷模称号;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山西省“百部(篇)工程”三等奖,山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裁判员,全国商科教育实践教学大赛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方案二等奖,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课件评比二等奖。
近年来,围绕人才培养,闫俊伢注重在创新实践中培养锻炼学生。指导学生参加山西省“兴晋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一等奖3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山西省“兴晋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一等奖1次、三等奖3次;山西省“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获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山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银奖2次、铜奖2次;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省级一等奖2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6次;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获国家级三等奖1次、省级一等奖3次、二等奖7次、三等奖9次;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方法应用大赛华北赛区获二等奖、三等奖;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大赛获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山西省第十七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物联网应用开发”赛项省级三等奖。
勤奋工作 锐意进取
作为学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长,闫俊伢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勤奋敬业,认真负责。她积极组织申报“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并通过初审;牵头与6家企业拟定深度合作方案;获批立项校级“产教融合基地”;牵头完成信息安全技术应用高职专业申报,3个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2年制职业本科(专升本)64门课程标准编制工作;组织师资与10家企业建立学科专业共建;牵头建设软件工程技术专业,为职教省级品牌专业申报打基础;主编或参编教材20余部,著作2部,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山西省科技厅、山西省教育厅、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10余项,参与省部级和院级科研项目20余项;主持省职业教育教改项目(重点项目)1项;在国家核心期刊及SCI、EI收录论文20余篇,省级论文10余篇,获国家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1项;参与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制订工作;牵头承办2023年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工业大数据算法赛项,获突出贡献奖。
奋战在教育一线多年,闫俊伢始终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不断在教育行业中深耕、奋斗,诠释着一名教师的初心使命。闫俊伢说:“教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是我毕生无悔的追求。”
(供稿:教师工作部 初审:李秉茂 复审:周俊瑛 终审:郭文彦)